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匠人付出,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匠人精神。建筑行業根據規劃藍圖,從一磚一瓦做起,直到高樓林立,靠的就是對城市成長的匠心堅守,也是在他們的努力下才撐起了城市發展的脊梁。近年來,湖南省包括邵陽市成長起眾多建筑企業,也帶來了行業聚集的放大效應。梳理行業發展關鍵詞,我們可以窺見建筑行業對工程質量的重視、對誠信精神的尊崇,以及在工業化、綠色化、信息化發展道路上,來自自身的努力與政府的支持。
城市規劃的藍圖通過建筑商一磚一瓦的努力,正成為美好的城市
注重工程質量,共促誠信建設
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近年來,全國各地以提升工程質量安全為著力點,加快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工程質量安全問題,始終是市場競爭的焦點,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提高工程質量,是眾多建筑企業不懈追求的目標,也是擴大建筑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信譽的根本途徑?!鞍倌甏笥?,質量第一”這是無數血和淚實例教訓的總結。質量安全是工程建設的“底線”,不僅關系到投資者和客戶的切身利益和居住人權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要求,更是推動建筑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立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成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必然舉措。行業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則一直被視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一環。加強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不僅是整頓和規范建筑市場現存問題的治本之舉,也是建筑業深化改革和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同時對社會信用體系的健全和市場經濟秩序的規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8年10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開《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等文件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標志著建筑業的信用時代或將來臨。
發展裝配式建筑,推進產業現代化
目前,湖南裝配式建筑已經形成了較完善的研發體系、制造體系、生產體系和產品體系,從“領先者”一躍成為該領域的“領跑者”。目前,共擁有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1個、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9家、國家裝配式建筑科技創新基地1個,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和項目實現14個市州“全覆蓋”。全省裝配式建筑年生產能力達到2500萬平方米,產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
邵陽裝配式建筑加速推進,引進中民筑友、南方杭蕭鋼構等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2018年全年新建裝配式建筑3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有效推廣。
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對推動建筑業生產方式變革、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安全、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邵陽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了提前預售、減免稅費、財政補貼、納入綠色通道、優化招投標等扶持措施。
發展綠色建筑,創高質量生態環境
裝配式建筑是手段,綠色建筑是目標。近年來,綠色建筑實踐工作穩步推進,全社會對綠色建筑的理念、認識和需求逐步提升。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評出10927個綠色建筑標識項目,較上年增加了3000多個,建筑面積超過十億平方米。
綠色建筑作為建筑行業的增量市場,將迎來行業的大發展。目前,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傳統產業快速融合發展,綠色建筑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將融合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全面實現節能、節水、節材,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全面提升綠色建筑的質量,使綠色建筑更加生態和人性化。這不僅給相關產業帶來了融合發展的機遇,也必將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潮流。
2018年底,湖南省住建廳等六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將在財政保障、法規建設、項目落地、稅收優惠、優質獎補、加分獎勵等方面,為推進綠色建筑領域發展、提升城鄉建設水平提供政策支持。同時,將綠色建筑技術和綠色建筑產品、部品和構件納入政府優先采購推薦目錄,綠色建筑領域建設項目納入綠色審批通道。該文件還要求,到2020年,實現市州中心城市新建民用建筑100%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市州中心城市綠色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為30%以上。
工程總承包,成發展主流趨勢
2018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2018年工作要點的通知》中指出,要推進工程總承包,出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工程總承包管理辦法,健全工程總承包管理制度。
在新常態下,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之一,建筑業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快速發展,是必然的選擇,也是行業未來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經過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動以及試點項目的不斷推進和建筑市場長時間的醞釀,我國工程總承包模式逐漸孕育成熟。
近年來,湖南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有實力的建筑、電力、建材等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建筑湘軍”“電力湘軍”等品牌聲名遠揚。2018年全省預計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業務完成營業額84.6億美元,同比增長20.1%。在商務部近日發布的2018年對外承包工程100強榜單中,湖南就有4家企業上榜,分別進入完成營業額100強和新簽合同額100強。
項目審批提速,激發活力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通知要求,2019年,在全國范圍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上半年將審批時間壓縮至120個工作日。2020年,基本建成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多數地區在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今年的邵陽市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報告在“2019年工作重點”部分就提到,要“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對標對表,改進行政審批、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公用服務事項,推動“串聯變并聯”“多審變一審”“事前變事后”“無序變統一”“線下變線上”。加快實現審批事項、申請材料、辦理環節、跑動次數、審批時間均減少的目標?!?
業內專家表示,在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行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投資效益、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